會員登錄
帳   號
密   碼
驗證碼
註冊
行事曆
Sun Mon Ten Wed Thu Fri Sat
領導獻詞
首頁期刊文獻
98期
那個愛聽故事的年代
作者:李慶潤

記得我七歲那一年,父親把我和四哥慶澄送到一個叫普禾加多(Purwokerto)的地方去上小學一年級,這個地方比起我們住的勿美阿由(Bumiaju)來,可要熱鬧多了。我們就住在舅舅家裡,每天早上和表哥曾慶偉,表姐曾季英坐著馬車一起去上學。馬車在當時是一種很平常的代步交通工具,即便到了現在,在較小的鄉鎮裡仍然有馬車的蹤影,馬車很能襯托出人們生活的悠閒雅致,坐在輕悠慢跑的馬車上,聽著鈴聲叮噹,舉目四望,景致宜人,微風飄送過來陣陣花草的幽香,令人無限陶醉以外,更有一種懷舊的味道呢。
從小我就對馬兒有著微妙的感情和憐惜,常常幻想著長大以後,自己可以擁有一個馬場,飼養著各種名馬,讓它們悠閒自在地吃著牧草,自由放任地奔馳在遼闊的草原上,這才是馬兒的天性。
老姑婆愛說鄉野傳奇
第二年,我和四哥又搬到老姑婆家去住了,這位老姑婆就是我們的表兄陳善元的祖母,那時她已經八十多歲了,但是身子骨依然硬朗,清健如松如柏,笑口常開,非常和氣慈祥。我們小孩子都很喜歡圍繞在她的身旁,聽她說著許多聽來的或她自己編造的陳年往事給我們聽,有時候也會有的沒的說了一些很逗趣的笑話出來,逗得我們孩子們開懷大笑,也樂得她自己張開了一口沒有牙齒的嘴巴笑出了眼淚來,她臉上天真的表情真是可愛得像個幼稚園裡的小孩子。但是老姑婆畢竟年事已高,記憶力已退化不靈光了,常常會把一則故事顛三倒四重複地講了好幾遍,這時幾個機靈調皮的小孩就會趁著她就要接下去講的下一段馬上接續著說了出來。這時老姑婆就一本正經地問我們:「你怎甚知道,你聽誰說過了嗎?」孩子們馬上回答說:「這故事老姑婆已經講過好多遍了。」於是又引來一場大笑。
那個年代,小孩子的生活內容非常單調平乏,枯躁無味,雖然家裡也有了收音機,可那是屬於大人們的事,根本沒有專為兒童製作的節目,至於電視嘛,連影兒都還不知道在哪裡呢。小孩子的娛樂只有自己去尋找、自己去創造:譬如爬到樹上去偷採野果,捕蟬、抓知了,鬥蟋蟀或到河裡去玩水打水仗等等,反正功課少,時間多,哪家小孩不是呼朋引伴,三五成群的出去玩得天花地墜,不亦樂乎?這其中小孩子最喜歡的就是聽大人們講故事了,只要哪裡有故事可以聽,無不蜂湧而至,樂此不疲。
聽菊輝伯講故事
後來我們這些小孩子們就轉移陣地到菊輝伯家來聽他講更精采的故事。菊輝伯姓李,和我們家是同宗,不管和我們有沒有一絲半縷的親戚關係,爸爸要我們叫他一聲伯伯。每當我們洗過澡,吃過了晚飯以後,就前呼後擁地來到他的家裡,這時他的家裡早就坐滿了來聽故事的鄉親,男女老幼都有。他說的故事和老姑婆所講的全完不一樣,他所說的故事大多取材自中國的才子書之類的說部;有時是一本書從頭至尾,逐次地講述,有時只就某書的某個較有趣味的章節一次講完,沒有固定的模式,也不是每天都能講,一切都隨興隨緣。因為菊輝伯是讀過書的人,在我們地方上人們的心目中,是一個很有學問的書生,很受人們的尊敬,較年長的人都稱他李先生而不名,而我們小孩子一律稱呼他為李伯伯。
講故事之前,在桌子上早準備了一杯濃茶,他坐在一把藤椅上,手上習慣性地搖著一把巴蕉扇子,喝上一口茶後,就揭開了故事的序幕。他口才便給,記憶力驚人,一開講之後,就勢如大江奔流,滔滔不絕;這中間為了情節上的起伏變化,他還會情不自禁地比劃著各種手勢,以增加故事的生動趣味,使得我們這些孩子們小臉上的表情也隨著起了各種的變化:時而發出驚呼,時而張口傻笑。他講故事時操的是半生不熟的國語,反正我們要聽的是他講的故事,其他就猶其餘事了。故事的內容,大多取材自中國的章回說部,如三國、水滸、西遊、征東、征西,七俠五義、或名人傳記、寒窗苦讀的故事等等,故事題材多偏重在趣味性和富有教育意義的,以期導引聽故事的孩子們的想象力自由翱翔,這在我們以後成長的過程中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啟發作用。等到後來我們再讀到這些書時,便感到如見到了一位老朋友般的親切,如飢似渴地再仔細閱讀,這時不止是故事的情節在吸引著我們,更會隨著故事的發展,把我們帶回遙遠的快樂童年時代,也懷念著那個講故事的主人翁。是的,菊輝伯和他所講的那些故事陪伴著我們一同走過了快樂的童年。
不久以後,我們這些愛聽故事的小朋友們從小學畢業了,有的直接升入當地初級中學繼續學業,有的則到了外地依親就讀別的學校去了,其中也有幾個人因為家境的關係沒有繼續再升學,而留在家裡幫忙。這樣一來,沒有了主要的聽眾,菊輝伯也興味索然,再也沒有繼續講下去了。他的屋裡因為缺少了孩子們的歡笑聲也顯得冷清寂寞。後來菊輝伯也搬到椰嘉達去了,從此告別了我們那愛聽故事的少年時代。
「椰城之鶯」李月英
初中畢業以後,因為禾普加多這個地方沒有僑校高中,所以我就於一九五四年再度遠離家庭來到椰嘉達中山中學讀高中。那時一塊聽故事的同伴:如陳善元、陳麗君、李贊祥和李紹玲等,也先後來到中山中學。菊輝伯的新家就在離我們學校不遠的Jalan Taman Sahari,每逢星期例假日,我們也常常到他的新家去探望他。因為他孤家寡人一個,為了替他料理洗衣燒飯等日常家務瑣事,他還特別從中爪哇帶來一個名叫Tina 的印尼女佣人,因為都是遠從中爪哇一道來的,親不親故鄉人,見了我們就顯得格外親切和善,她又很會燒有中爪哇特色的菜餚,正合了我們這幾個人的胃口,於是我們也就經常要她做幾樣道地爽口的印尼菜給我們解解饞。他家面積很大,所以他還特別騰出了兩個房間作為客房,男女各佔一間,以便禾普加多的親戚朋友到椰城來時有個落腳之處,他自己佔了一間比較大的,另外還有一間較小的,則是他乾女兒李月英的閨房。說到這位李月英小姐,來頭可大了。她也是和我們一樣從普禾加多到椰城來唸書的,不過她並不和我們上同一個學校,她唸的是印華高商。那時她正是十八姑娘一朵花的荳蔻年華,秀秀氣氣,白白淨淨,唇紅齒白,嫵媚動人,活脫是個美人胎,迷煞了多少青少年郎。更令人驚艷的是:她擁有一付天賦的金嗓子,唱起歌來清脆的歌聲直如黃鶯出谷般的美妙動聽。因此當年的華僑社會,凡遇有任何慶典或晚會,總是想方設法情商這位被喻為「椰城之鶯」或「小周璇」的她上台高歌一曲,以增加晚會的娛樂氣氛。
於是,一家有女千家求,競逐者環伺左右,其實她原本已有青梅竹馬的男朋友正和她在同一個班級上唸書,可是女大十八變,任她對你許過了多少海誓山盟,海可枯、石可爛「不變的心」等,這些都只不過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的無知之言,怎能敵得過世家公子的獻殷勤,窮追求的攻勢。曾幾何時,就聽到她飛上枝頭作了鳳凰,遺憾的是新郎不是那個癡心人。過不久又傳出她因墮胎而香消玉殞,魂歸奈何天了,真是令人嘆惜:天妒紅顏,不願人間見白頭。
菊輝伯迷上「菜籃神」
對菊輝伯而言,李月英的遽然逝世,一時之間他的確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思女心切,朝思暮想,徹夜難眠,魂魄又久久不曾來入夢,活脫脫變成了另一個人似的,他為了解除他心靈的空虛,不久就迷上了請「菜籃神」來通靈。所謂「菜籃神」,就是利用一隻菜籃,在那上面插上三支香,菜籃的兩旁各由一個人扶著,菜籃的邊邊繫上一支毛筆,桌子上面鋪上一張白紙,經那通靈人比手劃腳,口中喃喃地唸著咒語,並說明要邀請陰間人的姓名,並提出要問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後,只見那菜籃開始慢慢地晃動起來,那支毛筆也開始不斷地在白紙上塗鴉出所詢問的答案來。這種看似荒謬無稽的可笑行徑,當初我也是視為無稽,半信半疑,可是,後來我卻是親眼目睹了這整個過程,教我不得不相信。反正靈異世界的玄妙之事,不是我們凡夫俗子所能解釋的。倒是這種菜籃神通靈的迷信習俗,在印尼的華僑社會裡頗為盛行,尤其在中秋月圓時節,更是如此。
菊輝伯創辦「藝友」月刊
當初,菊輝伯之所以搬到椰城來,可能是為了要和朋友合夥創辦一本刊物,這本刊物取名為「藝友」,是一本影劇娛樂綜合性的雜誌,十六開本,篇幅不多,每月出版一次。這本雜誌在六十年代的華僑社會,頗受到一般青年男女或家庭主婦的歡迎,它開闢有「讀友信箱」的一個欄目,專門解答讀者來信查詢有關影星的動態和電影等方面相關的消息,整本雜誌的材料,可以說大部分都靠剪刀和漿糊拼湊剪貼而成。在那個時候的華僑社會裡,中文報紙倒是有好幾家,尤其有了左右兩派的分野以後,氣象萬千,榮景一片。相對的中文雜誌,就顯得冷清多了。事實上,在當年的華僑社會要辦一份像樣的中文雜誌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客觀環境上受到許多不容易克服的問題,如人才、資金、資訊、印刷、訂戶等等都是最現實的困難。當年的「藝友」雖然受到男女讀者的歡迎,也僅僅是受到歡迎而已,卻叫好不叫座,它並不能為創辦人帶來多少的財富。記得當年「藝友」的辦事處就設在班芝蘭一家叫「上海戲院」售票窗口旁邊的一間小房間裡,非常狹小侷促,只有菊輝伯一個人坐鎮在裡面,如有讀者要訂閱或購買雜誌時,就在那一方小小的窗口辦理;父親到椰城來辦貨時,也經常到這裡來探望他。「藝友」在這樣的條件下能維持已是難能可貴,要想賺錢就太不容易了,所以,不久之後,「藝友」就在讀友的婉惜聲中停刊了。附帶一提,當年與「藝友」同時出刊的尚有一本取名為「青春」的月刊,顧名思義,內容偏重在青年男女最關心的戀愛和婚姻問題,它也開闢了「信箱」和「徵友」的兩個欄目,大大受到青年男女的喜愛。信箱是用以答覆讀者來信詢問有關青年男女最有興趣的戀愛和婚姻乃至於生理 問題等等:至於「徵友」的欄目,則提供讀者刊登徵求筆友的啟事,為他們搭起了一座現代的鵲橋,以方便那些青少年男女藉魚雁往返滋潤寂寞的芳心,這中間有不少人因此而步上了幸福的紅毯,締結連理,真是功德無量。縱然如此,這本雜誌的命運也和「藝友」一樣,經不起入不敷出的賠累,而宣告停刊了。它們相繼停刊以後,便由美國新聞處出版的「今日世界」月刊和「小說報」週刊以及由香港入口的「南國電影」、「新青年」月刊和「中國學生週報」等填補了這個空缺。這種情況,大概也僅維持到一九六0年左右,隨著印尼政府完全禁絕使用中文的荒謬措施以後,所有的中文書刊報紙雜誌等便轉進了地下渠道,元氣大傷!
菊輝伯與世長辭
「藝友」之所以停刊,主要原因固然是中文雜誌的不容易生存所致,此外也極可能因為菊輝伯受到喪女的嚴重打擊,心情抑鬱,生活失去了重心,頓覺人生無味,再也無心編務,身體健康也每下愈況,不久之後就傳出他罹患了不治的喉癌而與世長辭的不幸惡耗,令人不勝嚧唏,也引來一些流言蜚語的八卦傳聞。其實,人生在世就是這個樣子,有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解釋的,說不定他在另一個世界裡父女團圓,過著賽似神仙的快樂生活也未可知。往事就像微風一樣,掠過我的心頭,想起生命中的許多片段,以及那如煙似夢永不回頭的愛聽故事的童年往事。

FB粉絲頁
討論區
房屋租賃
考試秘笈
二手專區
商品代銷代購
訂閱電子報

網站名稱:Ezfree華人自在交流聯合網 
網址:http://www.ezsino.org/

Copyright © 自在交流股份有限公司 EzFree Interchange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北市深坑區北深路3段236巷6號1樓 E-mail:freeinterchange@gmail.com;ezchange@hotmail.com

Tel:886-2-2664-8311, Fax:886-2-26648299 


Skype Me??